1. 生產作業(yè)單位對辨識出的重大危險因素,應建議有關部門在以后工程設計中充分考慮防范措施,除此之外,還應對有關的標準規(guī)范中的要求編制相應的專項措施(方案),對重大危險因素進行控制。
2. 與重大危險因素有關的部門,應制定管理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予以控制,并監(jiān)督予以實施。
3. 對評估出的重大危險因素,作為確定本單位年度目標和管理方案的依據。
4. 各級專(兼)職安全員負責對本職責范圍內的重大危險因素的控制進行監(jiān)視,以確保其及時有效的實施。
5. 按照國家標準《重大危險源辨識》(GB 18218—2000)和國家安全生產監(jiān)督管理總局“重大危險源申報登記的范圍”,如果經過評估屬于重大危險源,應該根據國家制定的重大危險源標準和重大事故預防控制法規(guī),按照圖5-2重大危險源控制系統,對所屬的危險源進行風險分析和安全評價,對每個重大危險源都要有完善的安全技術措施和組織管理措施,具體如下:
(1) 建立企業(yè)內應急計劃,并對員工進行重大事故預防和事故應急的教育與訓練。
(2) 定期對重大危險源操作和管理人員進行預防事故的專業(yè)培訓。
(3) 向當地安全監(jiān)察部門上交詳細描述危險源狀況的安全評價報告(如屬新建工程或項目必須在其投入運行前提交有關安全評價報告)。
在作業(yè)生產過程中,危險因素是客觀存在的,正確、認真地運用危險因素辨識評價,對確定的重大危險因素進行有效的控制是遏制各類事故發(fā)生的有效方法。

環(huán)保知識
職業(yè)衛(wèi)生